台股在高点时,为什么外资还敢大买百亿以上?
好几次当台股突破万点时,都是看到外资单日大买150亿元以上、甚至200亿元,将指数硬推上去。然而,之后不久台股也都从万点以上跌落,这些在高点大买的外资难道是笨蛋吗?为什么每次在指数的最高点总是外资大买的?难道他们不会大亏吗?换一个角度来说,你会问:是不是在台股万点以上、看到外资大买150亿元以上,就是必须出场的警讯呢?
台股在高点时,为什么外资还敢大买百亿以上?
好几次当台股突破万点时,都是看到外资单日大买150亿元以上、甚至200亿元,将指数硬推上去。然而,之后不久台股也都从万点以上跌落,这些在高点大买的外资难道是笨蛋吗?为什么每次在指数的最高点总是外资大买的?难道他们不会大亏吗?换一个角度来说,你会问:是不是在台股万点以上、看到外资大买150亿元以上,就是必须出场的警讯呢?
跟着「外资/投信」买卖超的名单操作,胜算较高吗?
数学家牛顿(Isaac Newton)曾说:「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远,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」在台股,站在大户的肩膀上,跟着大户进出,确实比较有机会成为赢家。
根据台湾证交所最新的统计数据(2017年8月底),在台股的筹码结构当中,外资及本土法人合计持有的占比已超过5成,倘若把一只股票的筹码结构,区分为「大户」与「散户」,那么两方对决的结果,通常大户是赢的一方,而大户又主要可为公司派大股东、三大法人、业内、中实户……等,其中,外资及投信正是在筹码结构当中扮演大户的角色。
跟着外资或投信买卖超的个股名单来操作,确实会比散户独自在茫茫股海中选股胜算来得较高。胜算高不代表获利就一定会高,当选股范围缩小后,仍要搭配较佳的进出场点,才能提高获利,达到进入股市实现财富成长的真正目的。
影响大盘的主力»通常是外资、券商、政府基金
相对于中小型个股容易被市场主力操控股价,大盘指数显然就很难被单一人士所控制,只有在某些特殊时间点与特殊状况下,某些资金部位较大的交易者才可能会对「大盘的方向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,但若说要控制指数,其实是做不到的“
以台股2017年的走势为例,虽然在突破万点大关之前整理了很久,后 来突破万点,市场上许多投资人都臆测万点无法站得稳、站得久,于是纷纷降低持股,甚至放空期指或买进台股的反向ETF,偏偏大盘指数站上万点后 并没有快速回落,反而是以进三步、退两步的方式,持续创下新高。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外资的持续买超,从新台币在2017年上半年大幅度升值超过 6%,验证了外资把钱持续汇入台湾、加码台股。
尤其,美国科技股在2017年上半年的表现非常强劲,涨幅将近20%,而和美国科技股高度连动的台湾电子股,当然也同样会受到外资青睐。特别是晶圆代工龙头厂台积电(2330),还有苹果iPhone 8的概念股鸿海 (2317)、大立光(3008),这三家公司占台股大盘指数的总市值超过了 25%,也就是说,外资只要连续大买这三只股票,就将同时拉升大盘指数。显示,外资从2016年12月下旬开始,持续买超台股,到 2017年6月26日当天大买171.44亿元,加权指数来到10513点,而外资总持股也攀升至历史新高。
其中原因在于美国总统川普(DonaldTrUmp)2017年1月上任后,欲维 持美元的弱势,也因此使得国际资金流向新兴市场,以及其他非美元的国家寻找投资机会,而台股的平均股息殖利率高达4%,同时对外资抱持开放的态度,成了吸引外资汇入资金买超台股的关键因素。
台积电除息日正是6月26日,其外资持股比重已经逼近80%,显见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为国际资金最爱的持股目标之一,它在今年所配发的7元现金股利也相当吸引外资目光。
因此在台积电除息之前,外资不断地买进,造成对大盘指数的推升力道,而持有台积电股票的散户比例相当少,造成大多数散户对于大盘万点创高无感。
影响大盘的主力»通常是外资、券商、政府基金
相对于中小型个股容易被市场主力操控股价,大盘指数显然就很难被单一人士所控制,只有在某些特殊时间点与特殊状况下,某些资金部位较大的交易者才可能会对「大盘的方向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,但若说要控制指数,其实是做不到的。
以台股2017年的走势为例,虽然在突破万点大关之前整理了很久,后来突破万点,市场上许多投资人都臆测万点无法站得稳、站得久,于是纷纷用的查询网站,在中国台湾证交所网站也可以查询到基本信息。
主力最喜欢着墨于小股本的公司,因其股价较容易控制及拉抬。许多投资人会追踪三大法人买卖超前几名的个股,此做法并非不正确,但是过于笼统,若能分析其买卖超「金额」占个股「股本」的比例,将会显得更具有意义。举例说明:买超1000万的台积电(2330)跟买超1000万的业成光电 (6456),两者的意义是否相同?台积电股本超过2500亿元,而业成光电 股本却只有33亿元左右,虽然买超的金额相同,但占其股本的比重却是天差 地远,因此,同样的买超金额所造成的股价推升能力也会差异很大。这也是 为什么主力喜欢进出股本小的公司,正因为这样才容易取得股价的主控权。 除了追踪筹码流向之外,进行个股分析时也应同时注意筹码的集中 度。当筹码集中度高且集中于一些特定人士的手中时,这样的股票就容易 上涨;而筹码分散凌乱时,往往不容易上涨。正所谓「十个散户十条心,而 十个主力一条心」,这句市场名言最能深刻解释「筹码集中度」对于股价表现 的重要性。
举一个主力操作个股的例子来观察筹码对于股价的影响。为大宇资(6111)在康和证券永和分公司(简称康和永和)的分点买卖超图。从这张图示中发现,康和永和从2016年7月开始有慢慢吃货的现象,到了2017年5月初,大宇资发布第一季营收大幅成长6成以及进军大陆市场的利多消息,于5月4日当天股价正式发动,在1个月内,股价一口气狂飙了超过1倍,但随即在6月遭到获利了结卖压的快速倒货,从此股价一泻千里。由这个2017年知名的案例可以清楚了解到,主力对于小股本的股票具有相当巨大的影响力。
从筹码面观察»个股是否为近期投信外资的买超目标
在台湾上市柜合计将近1600只股票当中,每天一定会有不少涨停板的股票,然而隔天要能够再出现第二根涨停,机率并不是很高,除非是有主力刻意在炒作,否则两天两根涨停板等于是20%的涨幅,在一般大型权值股中 (例如台湾50指数的成分股)几乎是看不到的,要中小沏股比较有机会。
如果是主力刻总炒作的小股票,你要非常小心谨慎,因为如果不是在初期就进场,而是在火涨之后才进场,风险很高,由于你无法得知主力打算在哪里出场,甚至你会买到的原因,说不定是主力刻意倒货给你的,所以要操作适种主力股,就一定要在每天盘后追踪主力在券商分点的进出状况,或者出现大量下杀就要马上出清持股,过去不少散户都足在这种主力股被坑杀,造成大赔惨况。
比较安全的做法,是观察它们足否属于投信或外资的贸进目标,因为投信或外资这些机构法人需要遵守很多法规和内规、内控,基本上不会对毫无基本面的妖股乱炒,而多半会是至少有营收和获利的实质支撑,也由于投倍和外资的资金庞人,要买进的话通常不会只买一天,而是会连续好几天分批买进,因此,不管第一天股价有没有涨停,至少后续再:涨的机率是高的。你不需要执着于涨停,而是要贺到能够持续上涨(涨不停的)的股票。如果是前一天出现在外资或投资买超前30名的名单、当天又能够强势上攻的个歧,善主上予管有没有涨停,它们在未来几天内续涨的机率是非常高的。
投信与外资买超 >> 飙股最好的背书
在2016年的「乐升案」当中,投信基金是完全没有踩到这档地雷的,为什么呢?因为在2012年发生了「盈正案」,已经让投信业者经历过一次天翻地覆的教训。
盈正(3628)在2012年被举发疑似有投信的经理人不当收贿,和公司派连手炒作股票,经主管机关介入调查,发现多只基金、政府委托投信代操的经理人均涉入其中。
后来总计有38家投信业者主动清查旗下近1500位经理人,同时也随之建立相当严格的规范与内控机制,使得投信基金要再像过去一样,由特定基金经理人收贿、炒股、锁筹码的案例发生率,相较于以往已降低许多。
对于2016年乐升公司这种体质不算健全,经营管理阶层靠财务面操作 对股价上下其手、谋取私利的状况,在投信基金被严格规范监管后,他们 是不太会再选择这类型股票了。
目前各家投信普遍都有建立所谓「追踪目标」(Watching List)或「候选股票池」(Selected Stock Pool)的机制,也就是说,基金经理人原则上只能够在该投信公司所选定的大约200至300档候选目标当中来选股、买卖,若要去投资上述范围以外的股票,就必须要另外撰写研究分析报告与买进报告说明原因,而且部位也相对受到限制,所以,基金经理人宁可不买也省得麻烦。
也因此,只要你买到的「飙股」是有投信基金持股超过5%以上、而且才刚买超不久的话,基本上就不太容易沦为地雷股了,因为这些基金经理人对于疑似地雷股绝对是比你更紧张、更谨慎应对的。
至于外资的买超是不是也像投信一样,有基本面支撑呢?这方面比较难确定,因为现在许多上市柜公司的老板或大股东,普遍都在境外设有投资公司,以外资的身分回来台湾买进持有自家公司股票的状况很普遍。除非是外资券商有出具研究分析报告并且建议买进的,这样出现在外资买超名单当中才比较具有基本面的依据。
在此笔者先帮大家整理两个数据,读者可尝试以下的方法,从外资与本土法人的持股迹象,追踪出涨幅有很高机率超越大盘的个股。2017年以 来截至7月底的统计: